查看原文
其他

特辑收藏版!医疗信息化十年,这些观点值得借鉴!

e医疗 e医疗 2021-06-25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这是发起【医疗信息化十年】专题的初衷



专题共收录了15篇文章

我们摘录一些最值得关注的观点

供行业参考


特辑 | 吾家小女初长成:卫生信息标准十年发展历程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信息标准是信息系统发挥其应用成效的关键,是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通的基础,随着卫生信息化对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的提升,卫生信息标准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加强,过去的十年(2008- 2018),卫生信息标准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特辑 | 支撑新医改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如何防止 “焦、骄”二气(上篇)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在支撑新医改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工作中,如何防止“焦、骄”二气?所谓的“焦”就是“无从下手的焦虑”;而所谓的“骄”就表现为“急功近利的自夸自喜”。“上篇”:解局“无从下手的焦虑”,有了正确的理念和好的项目实施方法,你就会慢慢从容起来,那种“无从下手的焦虑”也会逐渐消散的。


特辑 | 支撑新医改的人口健康信息化,如何防止 “焦、骄”二气(下篇)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下篇”:打破无处不在的“骄傲”。拿“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这件事来说,我们从国家到地方医疗机构,有些支撑新医改的信息化项目的建设,还是存在着“骄”气——急功近利现象还比较严重。


特辑 | 西京医院蒋昆:医疗信息化有四个“以人为本”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大发展使人类的信息处理能力得到跨越式提升。信息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渗透和影响伴随着改革开放得以前所未有的深入,医疗行业自然也不例外。医院文化对信息化的认可程度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上限,这是第一个“以人为本”;信息人才队伍的水平决定了信息化建设的下限,这是第二个“以人为本”;以患者体验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 这是第三个“以人为本”;人工智能将加速信息技术回归临床,值得重点关注,这就是第四个“以人为本”。


特辑 | 朱杰:医疗信息化十年,微观执行层面的问题阻止不了宏观大局的律动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胸中的朝阳和脚下的泥泞总是形影相随,但微观执行层面的问题阻止不了宏观大局的律动。2016~2017年不但是各个科研主导医院开始独立在信息中心之外建立大数据中心,各级政府也开始建立区域卫生健康大数据中心,甚至大数据产业园区。如同2010年的电子病历,大数据成为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特辑 | 谈谈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我们的系统为谁而建?(上)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工业技术是“老”IT(IndustrialTechnology),信息技术是“旧”IT,智能技术是“新”IT(IntelligentTechnology)。工业技术解决了人类发展资源不对称的问题,互联网信息技术很快会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智能技术将面临解决人类智力不对称问题的艰巨任务。“上篇”,探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千丝万缕,以及科研平台的变迁历史。


特辑 | 谈谈人工智能与数据治理:我们的系统为谁而建?(下)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下篇”,探讨探讨闪亮登场的NLP,以及其带来的新IT变革。决定NLP算法性能的是医学文本标注的“质”与“量”,所以: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特辑 | 广安门医院CIO张红谈中医药信息化十年变迁:古典外表下的现代化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中医药信息化,是中医药现代化的动力引擎和技术支撑,在过去的十年里, 中医药信息化高速发展,正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已有的发展战略规划,加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信息化中的应用,有人形容,在古典的外表之下,中医药信息化蕴含着现代化十足的内核。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间,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入,中医药信息化将呈现精准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特辑 | 北医三院:信息化十年,迈向新高度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医院信息化的水平已是衡量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加强信息化整体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是信息为医院的各个业务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撑。未来基于AI和大数据技术为公众服务、临床应用、科研教学等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具有广袤的空间。AI 通过大数据分析在预测应用也有巨大潜力,使医院信息化从IT应用进入以数据为导向、数据驱动研究的DT时代。


特辑 | “互联网+医疗健康”迎来全面落实年,如何构建有温度的互联网医院?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历时近5年,国家对互联网医院的监管历经试水探索、试验试点、严厉监管、规范发展四个阶段。随着管理办法的颁布,2019年上半年将是省级监管平台的集中建设期,下半年将迎来公立医院互联网医院建设潮。 建设互联网医院解决方案可以总结为:标准是前提,安全是保障,服务是目的。


特辑 | 黄昊: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十年路(上)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信息科副主任黄昊谈及“网络安全建设”一题时,从2000年溯源医院信息化网络安全建设,那是起步阶段,作者笔下记录了当年一场突发安全“战役”,此一役后,医院开始重视网络安全建设。着眼于内网安全,是起步阶段的特点之一。有观点认为“网络安全就是你能够承受的代价”,而医院对网络安全的认知就是对业务安全的影响。



特辑 | 黄昊:医疗信息化网络安全十年路(下)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从“攘外安内”的角度出发,谈谈网络安全建设理念与实践,也谈谈“十年树人”的人才建设。十年后我们面临的是实实在在的数据资产风险。安全与应用是相辅相成的,既不能为了应用忽视安全,也不能因为强调安全而忽视应用。尤其是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入应用,如何合法、合规、安全地利用好数据,将是信息科面临的新挑战。


特辑 | 董亮:十年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引用狄更斯的半句话“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顺势而为,是这十年医疗信息化得以大幅推动的最大原因。但,安全正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我们每个人的头上。过去这十年,是医院信息化从不被重视到万众瞩目以致难免“背锅”的过程。那么未来,我们信息部门需要更多扮演信息化服务的提供者和“布道者”。


特辑 | 激荡十载:回首医疗信息技术之柳暗花明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新技术层出不穷,十年间云大物移智不断获得突破,打破了人们常规的思维限制,为工程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同时也对医学信息化从业者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术的发展与政策密切相关, 相互促进,从“互联网+”、DRGs、大数据、人工智能我们看到,国家政策一定会成为技术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技术的变革也会影响政策的发布与实施。这也提醒我们这些“搞技术的”,不能只是埋头干活儿,更要关心时政,借政策之力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甚至促进政策发布。


特辑 | 刘海一:电子病历发展的一些关键节点

↑ 点击链接即可阅读全文


电子病历发展启动于2004年左右,2008年以后,技术发展为电子病历带来极其明显的特色。以评促建、以评促用是这几年推动电子病历应用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手段。纵向观察电子病历发展十年来的变化,起因于提升效率,后来则走向信息集成共享,现在正逐步回归“本心”——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


拓展阅读

2015年~2017年“年终回顾与展望”专题链接



“医疗信息化十年——2008到2018”系列专题同时刊登在2018年第6期和2019年第1期上,欢迎订阅(点击“阅读原文”或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END-


微信改版

星标/置顶 e医疗

深度好文不迷路哦~



近期专题推荐点击阅读


 “安全+”专题     数据质控“相对论”    新旧IT

DRGs     医学影像信息化变革的起点

医学装备智能化

CHIMA第三届委员名单

2019~2020年将成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大考之年”

两会思考:医疗信息化的“托底”工作

……

更多专家和主题

请在菜单栏“搜往期”输入关键字查看。


杂志订阅

微信后台回复“订阅”获取订阅方式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